岳飞是怎样死的 岳飞怎样死的

岳飞是怎样死的 岳飞怎样死的

岳飞怎样死的

岳飞被投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

风波亭原是南宋时杭州大理寺狱中的亭名。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暗旨秦桧和其夫人合谋,诬陷岳飞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风波亭内杀害。

岳飞是怎样死的

岳飞死得最真实的原因

一直以来,主流的说法是,岳飞之死是由于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屈从于金国 “必杀飞,始可和”的议和条件而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所致。

这些说法都处在岳飞之孙岳珂为岳飞鸣冤所编录的《金佗粹编》。

事实上,金国由于国内政治动荡,到后期早已没有能力南顾,更没有可能以杀岳飞作为议和条件来要挟南宋小朝廷。

岳飞之死与秦桧没有直接关系,

岳飞是怎样死的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

  岳飞是宋朝人。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 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 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 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  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如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岳飞在作战中不仅强调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为重视谋略的作用。早在岳飞为张所部下时,张所素闻岳飞“勇冠三军”,便问他:“汝能敌几何?”岳飞回答说:“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他列举春秋时“栾枝曳柴以败荆(楚),莫敖采樵以致绞”为例,认为此“皆谋定也”。所以,岳飞进一步肯定了谋略在作战中的作用。他说:“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这就明确指出了谋略是决定作战胜负的关键。  岳飞注意灵活用兵。宋王朝实行“将从中御”,将帅作战必须依事先准备的阵图行事,不得擅自改变。岳飞认为,阵图有一定的局限,而作战是千变万化的,“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不能照搬阵图。他说:“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敌遇,何暇整阵?”因此,他提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另外,岳飞还提出“善观敌者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的思想。

岳飞是怎样死的

岳飞到底被勒死的还是喝毒酒而死的呢史书上有没有详细的记载

秦桧以“其事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还有两种说法为“赐毒酒”而死和被吊死。

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

岳飞是怎样死的

岳飞之死细节

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不见得没有)”)。

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在杭州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其长子岳云及其部下张宪斩于临安闹市。

岳飞被害前,在狱中写下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了生命危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死前,又将此事告诉其儿,并说:岳帅尽忠报国,今后必有给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岳飞沉冤21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谥武穆,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岳飞在南宋诸将列传当中排列第二。)

(16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