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什么时代

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什么时代

桐城派什么时代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

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的创始人

方苞“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桐城三祖为桐城派早期三位重要作家,分别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

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文派八大家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1、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年号称南山先生。

2、方苞,字灵皋,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生于江宁府。

3、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

4、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人。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5、姚莹安徽省桐城市人,清朝史学家、文学家。师从祖父姚鼐,是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

6、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7、吴汝纶,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

8、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初著名作家、学者。

桐城派名词解释

与桐城派对应的是什么派

与桐城派对应的是阳湖派。

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衰落原因

一、清前期桐城士绅遭受沉重打击

清朝建立后,由于考虑到汉族文化强大的影响力,一个新生的朝代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统治,开始对传统绅士阶层进行打击,“对于具有千百年社会阅历的绅士阶层而言,险象环生的清初政治赐予他们更多的只是历史的酷虐”。

二、桐城士绅沉寂的居乡生活

“桐城好,绅士怕官常。二四两衙称父母,百千万户乐输将,从不抗钱粮。附注:吾乡绅衿之自爱者,无论长官处不轻干谒,即丞、尉两署,亦足音跫然。遇公事,唯唯听命而已”。姚兴泉这首小令生动描绘了乾隆年间安分守己的桐城士绅形象。

桐城派名词解释

(275)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