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歌词 郭兰英沂蒙山小调歌词完整版

沂蒙山小调歌词 郭兰英沂蒙山小调歌词完整版

郭兰英沂蒙山小调歌词完整版

沂蒙山小调歌词:

词:山东民歌

曲:李林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地哎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

稻花那个香

满担那个果蛋哎

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地哎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

稻花那个香

满担那个果蛋哎

堆满仓

满担那个果蛋哎

堆满仓

沂蒙山小调歌词

郭兰英沂蒙山小调歌词

郭兰英从没唱过《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在山东   郭兰英唱过反映山西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歌词

沂蒙山小调歌词赏析

歌曲基本结构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全曲共四个乐句,为单乐段的分节歌曲形式,第一句歌词包括两个乐句,第二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发展变化,旋律显得新颖别致,每个乐句都以落音为中心作回返进行的拖腔,增加了音乐的抒情性,全曲的音乐风格,舒展豪放,优美动听,表现了劳动人民宽厚质朴的性格。民歌抒情抒情极浓,特点是:每个乐句的尾音为中心作回返的拖腔,四个乐句的落音层次递降,整个旋律呈波浪式下降型。旋律朗朗上口。

(二)、歌词特点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哪个草地哎 见牛羊......

这首歌是具有山歌风格的小调,为了让声音显得悠远,多有长腔前一句的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这种创作形式为“鱼咬尾”,类似于文学创作中“顶针”的修辞方法。在我国民间音乐中“鱼咬尾”是常用的一中创作手法。它如李白的的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里随君渡湘水………”这种句头咬句尾的创作手法既是“鱼咬尾”。

(三)、调式调性

《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是三拍子,采用含变宫的六声徵调式的民歌,属于民族小调,节奏舒展、规整 ,歌曲的节拍数基本一致,每个乐句9拍,较规整。

(四)、曲式特点

一段体,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全曲分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第一句唱词包含两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发展变化,后两句有离调的变化,加上衬词和感叹词的运用,旋律显得新颖别致。

(五)、曲调

曲调优美、抒情,朗朗上口,音调丰富,旋律流畅、自然,节奏舒展、宽广,每个乐句都有以结束音为中心的拖腔,使旋律的进行更加流畅而又自然,从而增加了音乐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展现出劳动人民憨厚淳朴的性格,抒发了歌者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沂蒙山小调歌词

沂蒙山歌歌词

回答如下:沂蒙山歌

沂蒙山青翠,千峰秀丽多奇异。

山川秀丽,景色如画,风景绝佳让人陶醉。

从前沂蒙山,英雄辈出,纵横天下,名扬四海。

古今中外,谁不知道,沂蒙山是一个传奇。

听那山风吹过,山泉流淌,山谷回荡着歌声。

这是山里人自己的歌,唱着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

沂蒙山,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寄托。

我们的脚步踏过你的山峰,心中永远铭刻着你的荣光。

沂蒙山,你是我们的信仰,你是我们的灵魂。

你的历史,你的文化,你的人民,让我们无限敬仰。

沂蒙山小调歌词

沂蒙山小调歌词哪个年代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最初出现在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起源:

1、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

2、1940年6月,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

3、建国后,来自渤海区的革命文艺战士,为《沂蒙山小调》续词定谱,使之定型。

扩展资料

文化艺术:

1、《沂蒙山小调》凭借着那种纯朴、 优美、 流畅的旋律成为民间音乐借鉴的经典曲目, 虽然历经好几十年的发展修改与演变, 非但没有使之消失, 反而更增添了不同的时代特色。

2、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只要那悠扬的旋律一经飘起,感人质朴又亲切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立刻使人心情舒畅,沂蒙人用勤劳和智慧开辟了新的历程,用歌曲抒发着自己的感情。

3、《沂蒙山小调》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表现出沂蒙地区的各种情景和美好的风光。又富有个性化, 这首曲目曾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各个地区甚至世界的荧屏上,同时也成为沂蒙和山东的代表。

《沂蒙山小调》歌词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沂蒙(那个)果子(哎)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扩展资料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 沂蒙山小调》歌曲由许多歌手演唱,较著名的有山东几个歌唱家唱的版本:

一、王音旋唱版:山东女歌唱家王音旋首唱使它在山东出名。

二、合唱版:朱之文-于文华在2011年3月央视星光大道比赛里的合唱超级清爽好听,2011年8月28日CCTV4《中国文艺》周末版朱之文专场视频里、及2012年央视元宵晚会,他们的合唱也一样清爽好听。

沂蒙山小调歌词

(211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