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改名成功 土耳其的历史

土耳其改名成功 土耳其的历史

土耳其的历史

土耳其现今领土的所在地—小亚细亚,其古代历史非常复杂,安那托利亚高原有人类居住的遗迹可上溯至七千五百年前。首都伊斯坦堡(Istanbul)曾是罗马拜占庭和鄂图曼帝国的首都,两大文明对欧洲文化影响深远。


小亚细亚不但是东西文明交通中点,四方人种在此的交流是它最宝贵的特点,西台人、腓尼基人、希腊人纷纷移民到此,两河流域的思想、美索不达米亚的观点和爱琴海的信仰于是在此迸成火花;安纳托利亚高原最重要的一次大规模文化运动是由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带来的希腊化运动,英年早夭的传奇英雄最后死在伊朗境内的巴比伦城,他的万里长征最后由历史观点来看,并不在宣扬武功,打败波斯帝国而已,而是传播希腊文化,两河流域、安纳托利亚、埃及全在影响范围内。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帝国分裂,他的几名将领瓜分天下,但希腊化运动并没有停止,反而更融合一地一地的文化特质,而带来了希腊化时代最代表性的贝加孟风格(主要指各种年龄阶层职业的人物都可成为雕塑的主题),因此贝加孟也是土耳其境内和以弗所(Ephesus)同等重要的文明观光胜地(贝加孟最重要及最大量的考古出土品则在德国柏林的贝加孟博物馆。)


罗马帝国时期,希腊化运动仍在小亚细亚进行,马格尼西亚(Magnesia)及特拉雷斯(Tralles)就是罗马帝国时期,小亚细亚西部的希腊化文化珍珠。希腊化文化将历史的重心连带当时的贸易活动由爱琴海转到小亚细亚、叙利亚及埃及,希腊化文化也同时和其它的东方文明在这些地区生根、融会。


西罗马帝国残破不堪后,定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伊斯坦堡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为欧洲文明之所系,直到鄂图曼土耳其人攻下几乎是不可破的君士坦丁堡为止,延续希腊文明的罗马文化遍及安纳托利亚高原、小亚细亚。


与其说拜占庭帝国的覆亡是被来自东方的鄂图曼土耳其人的攻略,不如说它是被欧洲势力侵蚀宰割。拜占庭帝国末期的十三世纪初时,威尼斯总督领军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为了商业利益,攻进了君士坦丁堡,此后拜占庭帝国衰败不起,失去了国势,也失去了原本位于伊斯坦堡赛马场的四匹铜马,大获全盛回家的威尼斯总督则兴高彩烈地将铜马高挂在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直至拿破仑的军队抢走铜马后再归还为止。


兴起的鄂图曼帝国最强盛时疆土达到欧亚非三洲,从维也纳到黑海、阿拉伯半岛、北非埃及,全在它的掌握之下,统治者素檀(Sultan)统管这占了世界六分之一的领土。然而,20世纪初的土耳其却沦为列强的咀上肉。幸好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力拒强敌,让土耳其国土保持完持,也找到民族自尊心。


现代而西化的土耳其,努力追求民主及经济发展,且民风开放,是中东及小亚细亚的强国之一。


BC1900-1300:从东欧来的西台人(Hittite)在此地建立了西台王国。


BC1200:爱琴海沿岸特洛伊战争发生,也就是木马屠城记。


BC1300-600:入侵这块土地并建立文明的有腓尼基人(Phrygia)、利底亚人(希腊人)Lydia,这个时期为希腊化时间(Hellenic)。


BC550:波斯的大流士大帝入侵统治。


BC334: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统治。


BC323-129: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帝国分裂成好几个国家,安那托利亚地方也四分五裂。


BC129:罗马帝国在安那托利亚建立一个省,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首都为以弗所(Ephesus)。丝路以这里为连接欧洲的桥梁。


公元330:东、西罗马帝国开始分裂,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从罗马迁至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堡)。


公元395: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东西罗马帝国彻底分裂。


公元527-565:查世丁尼一世在位,是拜占庭帝国文治武功达最盛时期,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公元570-622:穆罕默德诞生,受天启写古兰经。


公元1071-1243:突厥(Selcuk)人在孔亚(Konya)建罗姆苏丹国,版图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塞尔柱人以建筑及工艺闻名,并有著名的思想家梅乌拉那(旋转舞的创始者)。此帝国后被蒙古人消灭。


公元1288:另一支突厥集团在首领奥斯曼的领导下,于布尔萨(Bursa)附近建立鄂图曼帝国,势力日益强大。


公元1453:麦何密二世(Mehmet II)率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为伊斯坦堡,逐渐发展成当时欧洲的最大城市。


公元1520-1566:鄂图曼帝国在素檀(Sultan)苏雷曼(Suleman)的领导下,文治武功达最盛期,地跨欧、亚、非、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皆在其管辖区。


公元1914:爆发,鄂图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对英、法宣战。


公元1918:同盟国战败,战胜国欲瓜分土耳其。


公元1923:凯末尔率领土耳其人抵抗外侮,宣布土耳其共和国正式成立。时代杂志曾刊出在这一千年(1000-1999)中最重要的二十件历史大事,其中关于土耳其鄂图曼帝国的就有两项。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堡。


公元1529年:土耳其人打到奥地利维也纳城门下,但攻城不克而返。

土耳其改名成功

土耳其面积和人口

土耳其国土面积78.36万平方公里,人口80,745,020人。

土耳其极盛时建立的奥斯曼帝国,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和属地,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北苏丹与也门。

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并于1918年战败。丧失了大片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

土耳其人是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全部都是从11世纪以后由中亚迁入小亚细亚的,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约占15%。

库尔德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400万人,其中大约700万人生活在东部和东南部大片地广人稀的地区。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大多数是穆斯林,他们在语言、文化和家庭传统上与土耳其人大相径庭。

土耳其改名成功

土耳其的历史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语: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并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与属于欧洲人种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后裔,奥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奥斯曼帝国。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至16世纪和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19世纪时开始衰落。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1918年战败。土耳其丧失了大片领土。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土耳其虽为亚洲国家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宪法规定土耳其为民主、政教分离和实行法制的国家。 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与美国保持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又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及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历史沿革  

古典时代  

从亚伯拉罕到诺亚方舟所停泊的亚拉拉特山,安纳托利亚在圣经时代已在文明史上扮演重要地位。西台人Hattians、鲁维人Luwian及胡里特人相继占领小亚细亚后,印欧人便攻陷了哈图沙(Hattusas)。公元前1800年到前1170年,赫梯人兴起。在赫梯帝国于公元前1170年崩溃后,安纳托利亚地区出现了政治真空。于是许多讲印欧语的民族,以及“海上民族”纷纷迁入这一地区,形成了一波移民浪潮。弗里吉亚人也在这批移民之内,他们于前9世纪至前8世纪时建立了以戈尔迪乌姆为都城的王国。外来者的入侵使赫梯人和迈锡尼文明的文明都遭到彻底的毁灭。  

突厥人迁入  

大约在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攻占中亚各地,西突厥也被纳入其统治。  

塞尔柱帝国  

土克曼人酋长塞尔柱原住锡尔河东岸,后来为了避免西喀拉汗王朝的侵略,后南下由孙子在1037年建立大塞尔柱帝国。在东罗马帝国浮沉的几个世纪里,一个游牧民族 - 突厥人(Turk)开始从亚洲中部向西迁徙,由于坚强好战的天性,很快占领了衰落的白益王朝的地盘,并以波斯伊斯法罕为中心,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帝国。  

罗姆苏丹国  1077年Suleyman建国。1095年乌尔班二世发起十字军东侵。1221年蒙古帝国摧毁花剌子模的莫夫城,乌古斯人卡耶部落由中亚的莫夫城的草原上逃难到小亚细亚,小亚细亚塞尔柱帝国(罗姆苏丹国)收容他们,并开始向蒙古人称臣纳贡。1243年蒙古人打败小亚细亚罗姆苏丹国,收为藩属。1308年被旭烈兀(Hulagu)所建立的伊儿汗国所灭,被设为罗马省。  奥斯曼侯国  当罗姆苏丹国灭亡后,这个王国分裂成了36个小候国,其中就有一个比较大的侯国叫奥斯曼,奥斯曼侯国逐渐吞并了其它的侯国,并成功击退了外族入侵,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  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内陆地区,后迁至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和属地,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北苏丹与也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  

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它将游牧部落的传统、波斯的艺术修养、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阿拉伯的科学文化融于一身,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海雷丁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奥斯曼帝国是15世纪至19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奥斯曼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列强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土耳其共和国  出生于马其顿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实现了'青年土耳其党'多年以来的梦想: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1923年《洛桑条约》的签订,洗刷了《色佛尔条约》的耻辱,并使外国势力撤离了土耳其领土。 现代土耳其的边境确定下来。  

土耳其人从此开始了对自己政务的管理,他们进一步巩固安卡拉,并将其设为首都,废除了伊斯兰教君主政体。穆斯塔法·凯末尔成为新建立的世俗共和国的总统以及共和国人民党。之后,他被授予''土耳其之父'的姓氏。阿塔尔图克建立起民主政体。  阿塔图尔克的继任人,伊斯梅特·伊纳尼小心翼翼地不让土耳其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结束后,土耳其却发现自己成了美国的同盟国。 当时亚美尼亚边境就是苏联边界的标志,由于土耳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成为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故随之开始接受美国援助。后来土耳其军队参加了韩战,与美国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此后不久,土耳其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

土耳其改名成功

土耳其的国土面积有多大

土耳其国土面积78.36万平方公里,人口80,745,020人(2017年)。

土耳其极盛时建立的奥斯曼帝国,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和属地,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北苏丹与也门。

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并于1918年战败。丧失了大片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

土耳其人是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全部都是从11世纪以后由中亚迁入小亚细亚的,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约占15%。

库尔德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400万人,其中大约700万人生活在东部和东南部大片地广人稀的地区。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大多数是穆斯林,他们在语言、文化和家庭传统上与土耳其人大相径庭。

土耳其改名成功

(17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